自僱人士需要申報嗎?應該報「薪俸稅」還是「利得稅」?

作為特許稅務師,筆者經常收到不同的問題。早前在一個直播節目中,主持人問了一個很多人都遇到的問題:究竟她從事的主持工作是報那種稅呢?   事實上,若果你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收入只來自一份正職,完全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這樣就會報「薪俸稅」,在報稅表的第四部份內填上相關的資料,再以指定的免稅額扣稅,例如子女、供養父母及兄弟姊妹,還有前年起新增的自願醫保、延期年金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等。   不過,今時今日很少人只是打一份工,在現今經濟低迷的環境下,更多的人會做Freelance,或身兼數職,即時下流行的Slashie(斜槓族),那報稅時就有不同了。Freelancer或Slashie,或稱為自僱人士,通常一般人會以為需申報薪俸稅,但嚴格來說,他們是在經營一個業務以賺取收入,故以上兩種人士,都應該報申報「利得稅」,並需要先申請商業登記證,每年費用250元,否則便違反了《商業登記條例》第8條。   申請的商業登記證,可以是一人的獨資公司或多於一人的合夥經營業務。填報稅表時要在第五部份內填上總入息、毛利或純利及應評稅利潤等,而稅率是應評稅利潤的15%,首200萬元應評稅利潤可以減半計算,即是7.5%。     吳錦華 特許稅務師 吳錦華會計師事務所 (2021年5月27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在甚麼情況下,夫婦應該選擇「合併評稅」呢?

合併評稅是薪俸稅納稅人可選擇的一種評稅方法。申請者必須符合選擇合併評稅的條件:- 1. 選擇合併評稅的納稅人必須是已婚人士及其配偶,而二人均同意選擇合併評稅,並須每年重新提出申請。 2. 兩人在申請合併評稅的課稅年度,都需有應課薪俸稅的收入。   如已婚人士或其配偶其中一方的收入少於他或她應得的免稅額,採用合併評稅對他們應該有利。   以下個案可以用作參考: 納稅人在2020/21課稅年度有薪俸收入,而其配偶並無任何應課稅薪俸收入。納稅人和配偶分别購買了一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並各自繳付合資格年金保費60,000元。因配偶没有任何應課稅薪俸入息,他們不符合資格申請合併評稅方式評稅,因此,納稅人可以獲得的最高扣除額只可以是其個人上限的60,000元。     陳頌偉 特許稅務師 明思管理有限公司 (2021年5月26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不能追回的租金可申請扣稅?

欠繳的租金可以在應評稅租金收入中扣除的,但必須要提供證明令評稅主任信納該租金已不可追回,而扣除的課稅年度是在確定不可追回的課稅年度。如在扣除的年度並沒有租金收入或租金收入不足以扣除,未能扣除部份可在之前年度的應評稅值中扣除。 李先生自2018年4月出租一物業給黃先生,每月租金收入1萬元,2019年2月黃先生開始拖欠3個月租金,2019年5月李生收回物業轉租給張先生,每月租金收入1萬1千元,李先生2020年5月1日收回物業自用。2020年5月黃先生宣告破產,不能償還2019年2至4月租金。   課稅年度 2018/19 2019/20 2020/21   應收租金 減: 已確認不可收回的租金 $ 120,000     $ 131,000 (19,000)  $   11,000 (30,000) (19,000)   應評稅租金收入   120,000   112,000   Nil     潘琪偉博士 特許稅務師 旭晉商業方案有限公司 (2021年5月25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自住和出租物業的貸款利息可否扣税?

香港樓價動輒千萬,樓宇按揭成為置業不可或決的一環。本人在去年的稅務錦囊已經介紹了居所貸款利息扣稅。本錦囊會列出出租物業的貸款利息扣減的重點。   出租物業不適用於居所貸款利息扣減,如業主選擇為租金收入繳交物業稅,只能扣減標準免稅額 20%,不能直接扣減貸款利息開支。但業主可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使出租物業的利息可作費用扣減。由於個人入息課稅綜合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一起評稅,業主應先按他的所有個人收入及可使用的免稅額來評估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是否划算。   居所貸款利息扣稅的方法比較簡單,稅務局的網站也對一些常見的置業安排有明確指引。而出租物業利息的扣除需使用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業主應按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此報稅方法。     劉湛深 特許稅務師 劉國安劉湛深會計師行 (2021年5月24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有甚麼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免措施?

除了維持現行薪俸稅稅率、各項免稅額及可扣減項目的扣除上限外,政府還提供了2020/21課稅年度一次性、以10,000元為上限的百分之百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減,以紓解民困。   寬減的上限是以每宗個案計算的。例如,未婚的納稅人薪俸稅寬減上限是每人10,000元。若已婚的納稅人與配偶分開評稅或分開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薪俸稅寬減上限仍是每人10,000元(即兩人合共20,000元);若納稅人與其配偶選擇合併評稅或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兩人合共的薪俸稅寬減上限只有10,000元。   另外,由於利得稅的寬減上限是以每個獨資業務計算的,因此在本港擁有多於一個獨資業務而又不選擇個人入息課稅的納稅人將可享受更高的利得稅寬減額度。   雖然是次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是如果乎合條件的話,納稅人仍可選擇就其租金收入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從而享受稅務寬減。     黃智威 特許稅務師 畢馬威稅務服務有限公司 (2021年5月21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利得稅兩級稅率

香港政府為了提升香港營商環境,於2018/19課稅年度(即2018年4月1日或之後) ,實施利得稅兩級制。利得稅兩級制適用於所有香港有應課利得稅的實體,有助減輕企業(包括法團及非法團業務) 的整體稅務負擔。   利得稅兩級制實施後,法團首二百萬元應評稅利潤的利得稅稅率減半至8.25%,其後的應評稅利潤為16.5%。至於非法團業務 (獨資或合夥業務),首二百萬元應評稅利潤的利得稅同樣減半至7.5%,其後維持在15%。但如該實體在課稅年度內有關連實體,兩級稅率則只適用於獲提名的其中一間有關連實體。   對於有多種收入的納稅人,例如在一個課稅年度內,同時受僱及經營獨資或合夥業務,在利得稅兩級制實施後,應考慮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是否有利,因個人入息課稅的適用稅率有機會較兩級制稅率為高。     劉湛深 註冊稅務師 劉國安劉湛深會計師行 (2020年6月20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為甚麼要選擇電子報稅?

有收到報稅表嗎?沒有?會否在你的電子戶口內呢?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稅務局將發出報稅表的時間延遲了一個月,一般的所謂綠色炸彈已於六月初發出。如果你未收到,很大的可能是你曾經使用了eTax 申報,所以報稅通知便直接發到了電子戶口中。   有開立及用過「稅務易」帳戶的納稅人都知道,可於網上隨時隨地查閱其稅務狀況,以及處理稅務事宜或聯絡稅務局。然而,僱主亦可以透過網上平台,辦理及提交每年的僱主報稅表,即BIR56A、IR56B、IR6036B、IR56M,以及各類僱主通知書如IR56E/IR56F/IR56G等,方便快捷。   疫情下,電子報稅可能更令納稅人喜歡,皆因少了接觸而可以减低感染的機會。而且,稅務局將大力提升電子服務,未來引進的報稅方式將加強電子報稅,納稅人宜多加注意。     吳錦華 註冊稅務師 吳錦華會計師事務所 (2020年6月19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保單保費、年金保費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如何扣稅?

去年的財政預算案新增了一些可扣減項目,究竟對納稅人來說有甚麼影響?   如果你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所繳付的保費可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獲得稅務扣除,以每名受保人港幣8,000元為限。雖然2019/20年的個別人士報稅表第9部分第(2)項只有足夠填報3名親屬(即你的配偶、你或你配偶的合資格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相關資料的空位,但由於可申請的指明親屬數目並不設上限,如有需要則另紙參照有關格式填報便可。   另一方面,若你繳付合資格年金保費(保單持有人、合資格年金保費的繳款人及年金領取人必須為你或/及你的配偶)及/或將自願性供款存入你本人所持有並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註冊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所提供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所繳付的保費及/或供款可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獲得稅務扣除,兩項合計以港幣60,000元為限。   黃智威 註冊稅務師 畢馬威稅務服務有限公司 (2020年6月18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強積金供款可否扣稅?

根據《稅務條例》,強積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是可用作扣稅用途。即僱員為強積金成員,每月作出的供款, 可享有相對的扣除額。以每月最高供款1,500元計算, 每個財政課稅年度可最高扣除18,000元。 如僱員每月固定薪金15,000元,每月的供款是750元。在報稅時他可扣除9,000元。但無固定薪酬的僱員需注意扣除額是根據實際的供款計算,不能直接以總入息來計算金額。 例如2019/20課稅年度的總收入是450,000元,但在2019年6至7月的入息少於5,000元,該2個月不用供款,其餘月份每月供款額為1,500元,報稅時他可扣除15,000元。 此外, 2019/20課稅年度開始,自願性供款的扣除額開始生效,僱員的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或「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可享稅務扣除,兩者合計扣除額上限為每年60,000元。以現時最高稅率17%計算,即僱員最多可節省10,200元稅款。若連同強制性供款的最高18,000元扣稅額,一年最多可節省13,260元的稅款。     何志威 註冊稅務師 仕富圖會計師行 (2020年6月17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

僱主提供持續進修資助需要納稅嗎?

為了取得在受僱工作中需要的資格或獲取有關工作的最新知識,持續進修開支已經成為大部份香港打工仔的必然開支。如果僱主提供持續進修資助,根據稅務條例第9(1)(a)條,該資助應視為受僱的入息而須予以徵收薪俸稅。與此同時,香港政府為鼓勵持續進修,自2017/18課稅年度起,個人進修開支扣除限額提升至100,000港元。   我們一同參考以下例子。   小明在2019年12月31日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年與職位有關的課程,課程費用為$15,000 ,而小明從僱主即時獲得$10,000支助。小明應該於付出課程費用的有關課稅年度(2019/20)提出扣稅申請,並須把從僱主獲得的$10,000資助申報為入息。   請緊記,請保留課程有關收據和記錄六年以便稅務局日後抽查。如不能提交證明文件,開支將不獲扣除,甚至有機會被罪款或起訴。     陳頌偉 註冊稅務師 馬華合夥會計師行有限公司 (2020年6月16日於頭條日報刊登)...
Read More